为何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加强壮?并非只是天生,后天改变也很重要

为何欧洲人比亚洲人更加强壮?并非只是天生,后天改变也很重要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过去100年里全球各地身高的变化趋势。数据显示,欧洲和中亚地区男性平均身高达到176.85厘米,女性为163.72厘米。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男性平均身高约169.74厘米,女性为158.03厘米。南亚地区的数字则更低,男性仅165.93厘米,女性153.69厘米。由此可以明显看出,欧洲人与亚洲人在整体身高上的差距有多显著。我们都知道欧洲人普遍较高,这一印象在越往北的国家越加明显。

例如,2014年全球身高统计显示,荷兰男性以182.54厘米高居世界榜首。女性方面,拉脱维亚以169.80厘米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荷兰女性,平均身高168.72厘米,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身高排名前五的国家几乎全是北欧国家。反观排名靠后的五个国家,多数为亚洲及非洲国家。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71.83厘米,女性159.71厘米,处于中等水平,增长趋势较为平稳。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普遍身材不算高大。

那么,为什么欧洲人会比亚洲人更高、更健壮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欧洲人大多属于高加索人种,该人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地区,具有体毛较浓密、眼睛色彩多样(褐色、灰色、蓝色)、身材高大等特点。从基因角度看,欧洲人确实拥有更健壮体格的遗传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欧洲人的体型。不过,基因只是因素之一,事实上,中世纪时期的欧洲人大多并不高大,是近现代以来欧洲人与亚洲人的身高差距才逐渐拉大。

不仅仅是身高,近现代以来,欧洲与亚洲的整体发展差距也愈发明显。自工业革命起,欧洲经济迅速崛起,逐渐赶超当时的中国。明朝时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白银流通国,贸易繁荣,无数欧洲人纷纷慕名而来,一睹东方文明的辉煌。彼时中国虽不称霸全球,却不可忽视其影响力。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清朝时期的中国逐渐被欧洲视为落后地区,甚至被西方科学家归为“黄种人”,其中包含了明显的种族偏见。随着欧洲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军事力量远超亚洲国家,亚洲逐步沦为殖民地和附庸。这一经济实力的差距,也推动了欧洲人的身高提升。

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从而影响人群的身体发育。过去30年里,中国人的平均身高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飞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甚至将身高作为衡量群体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比如,中国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儿童身高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北方城市,打破了传统“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矮”的观念。这说明社会经济条件对身高的影响极为显著,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充足的营养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育成长。

缺乏蛋白质等关键营养素会直接限制成年后的身高。欧洲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飞跃,使得欧洲人的营养水平得以保障,从而促进了整体身高的提升。经济发展的背后,其实是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欧洲许多地区畜牧业发达,牛奶等乳制品供应充足,青少年通过摄入丰富的乳制品获得了充足的营养,有利于骨骼和身体发育。欧洲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而亚洲则以水稻为主。农业和畜牧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欧洲,其肉类和乳制品的质量普遍优于亚洲。

此外,欧洲人饮食中肉类比例较高,摄入的蛋白质更加丰富,有助于身体发育。再者,欧洲人偏好高热量食物,这不仅满足了身体日常能量需求,也促进了身高增长。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环境影响。气候条件对人的体格有显著影响。以中国为例,北方气候寒冷,居民通常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这与寒冷气候刺激生长激素分泌有关。纬度更高的北欧地区,这种激素分泌更加旺盛,因此北欧人的身高和体格更为突出。寒冷气候还要求人们摄入更多食物以维持体温和能量消耗,进而需要更高的营养摄入。

海拔也对身高有一定影响。《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生活在海拔500米左右地区的儿童身高基本处于平均水平,而海拔更高地区的儿童则相对矮小。

综上所述,欧洲人的高大强壮,不能简单归结于基因优势。更多的是近现代以来经济发展、营养改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身高并非衡量体格强壮的唯一标准,有些欧洲人虽然身高高,但体型偏瘦;反观很多亚洲人虽然身高相对较矮,通过后天锻炼,体格依然十分健壮。

因此,只要付出努力,亚洲人在体格和能力上同样不输欧洲人。单纯基于某个人种刻板印象去评判别人,反而是不尊重人类多样性的表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母爱是什么?莫言、冰心、余光中、贾平凹等10位名家这样说
如何更改 PS4 上的语言? ➡️
🎯 365bet娱乐app

如何更改 PS4 上的语言? ➡️

📅 09-03 👀 5858
如何熨烫百褶裙?如何熨烫百褶裙?家里起皱的材料怎么洗?